今年以来,市投控公司紧紧围绕战略定位,将督办工作作为优化公司内部管控流程、压实工作责任、破解执行难题、保障年度任务落地的关键抓手,通过建机制、强协同、重实效的闭环管理,有效解决工作推进中梗阻、任务落实打折扣等痛点问题,构建人人抓落实、事事有回音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以“制度建设之力”定规矩,让督办工作“有章可循”。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司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督办工作的“先手棋”,从根源上解决督办范围模糊、流程不清晰、责任难界定问题,为督办工作立好“标尺”。一是精准修订办法,划清督办边界。结合经营管理实际,修订印发《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督查督办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必督与按需督两类范围,将党委会、年度工作会、总经理办公会、周例会等会议部署事项,以及筑城广场、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等重点在建及历史遗留项目纳入必督清单,杜绝“大水漫灌”;常规性事务纳入按需督办范围,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优化闭环流程,明确权责分工。确立综合办公室牵头抓总、设置督办专责,业务部门及子公司各司其职的联动机制,重构立项、承办、跟踪、反馈、考核全流程,实行“日常督办+专项督办”双路径。每个环节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配合部门、完成时限以及进展情况。例如,任务交办时同步明确具体责任人、阶段性目标、验收标准,杜绝模糊任务;推进中执行周跟踪、月汇总,确保流程不脱节、责任不悬空。三是完善配套机制,强化动态管控。建立督办台账动态管理机制,对每项督办事项登记进度台账,细化拆分目标任务,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验收,做到一事一档。创新“红黄蓝绿”四色预警,对应逾期、临期、变更、办结四种状态,针对长期任务实行周提醒、短期任务提前3天提醒,确保工作不耽误。
以“协同共管之力”抓推进,让重点任务“落地有声”。针对以往部门单打独斗、子公司联动不足的短板,公司构建牵头统筹、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以清单管理为载体,推动任务从部署到落实无缝衔接。一是依托会议定清单,实现靶向推进。每周周例会同步梳理上周完成事项与本周重点事项,上周完成事项聚焦已督办事项结果复盘,重点核查是否按要求完成、成效是否达标;本周重点事项围绕年度和重点任务拆解,明确本周关键节点、责任单位、配合部门等,确保任务推进有据。二是压实两级联动,深化穿透管理。推行“1+9”(公司本部+9家隶属子公司)督办机制,将子公司纳入全链条管理,构建“公司—子公司”两级督办责任体系。公司层面由综合办公室统筹清单制定与进度跟踪;子公司层面设立督办专员,同步建立子公司级清单,将公司督办任务拆解为部门级、个人级目标。以筑城广场为例,国资公司将相关任务拆解为决策程序闭环、商业运营方案规划设计、手续办理及施工队伍招标采购等具体子项,实现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三是强化清单销号,倒逼问题解决。实行清单化推进、逐项销号机制,任务完成后,责任主体需提交过程资料、会议纪要等佐证资料,经综合办公室审核、公司领导班子审定后方可销号;对未完成事项,现场分析政策限制、资源不足或推进不力等原因,当场明确整改措施与补期时限,避免问题堆积。截至目前,已围绕年度经营管理重点任务,梳理汇总98项内容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清单,督办完成率95%。
以“考核考评之力”强实效,让督办工作“不走过场”。为杜绝督办一阵风、事后无人管,公司将督办结果与考核、评优、晋升深度绑定,以硬约束倒逼真落实,让督办从软要求变为硬指标。一是纳入考核权重,与薪酬直接挂钩。联合企业管理部、组织人事部,将重点督办事项完成情况纳入季度绩效与年度考核,对未按要求完成的督办事项按照标准进行扣分,直接影响薪酬发放。鲜明传递完成督办事项是履职、完不成督办事项是失职的导向,真正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二是关联评先评优,树立鲜明导向。将督办任务完成质量作为优秀部门、先进个人评选的重要依据,年度评选中,对高效完成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重大项目推进等督办任务的部门,优先推荐评优;对长期滞后、多次预警仍无改进的,取消评优资格,并约谈承办主体负责人。三是定期公开通报,营造竞争氛围。每周周例会公开通报各部门、子公司的督办任务完成情况,既表扬进度快、质量高的单位,也点名推进慢、落实差的案例,让先进者有荣誉感、落后者有紧迫感,逐渐形成你追我赶抓落实的工作氛围,真正做到“督”有权威,“查”有手段,“考”有依据,“果”能运用。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化督办机制建设,进一步细化任务颗粒度,优化协同工作机制,强化考核标准,让督办工作成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