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建筑业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改革的重要课题。《“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强调,要构建一体化数字住建体系,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住建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强化关键环节质量安全管控,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在此背景下,金建数据公司基于区域建筑业发展实际,聚焦施工现场及建筑市场监管的核心难点,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数字技术为依托,提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解决方案,即“数字监管一体化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助力推动区域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遵循统一体系架构,强化平台顶层设计
平台基于省市共性基础一体化原则,围绕共构智慧城市支撑城市运行智能化总体目标,结合住建部“十四五”信息化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应用全协同、共享深融合的总体规划,系统设计“数字监管一体化平台”总体架构,架构整体按照“1+1+2+N”布局实施,第一个“1”即项目监管一张图,第二个“1”即数据资源中心,“2”即数据管理平台及业务协同平台,“N”即重点推进数字监管的“N大应用”,基于该框架,平台从夯实基础设施、深化业务应用、统筹应用集成等方面推进实施,全面提升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一)夯实基础,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监管一体化平台”的底座。主要为支撑信息化应用的集约建设,深化业务系统集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和集约利用,内容包含项目监管一张图、数据资源中心、数据管理平台及业务协同平台。
1.建设项目监管“一张图”,展示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一张图”将构建以建设工程为主题的专题图层,为建筑领域业务应用提供空间图层支撑,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可视化展示、决策辅助模型,实现对全域建设项目、建筑市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企业诚信等态势实时监控,全面支撑基于智能智慧的监管业务联动协调、指挥调度,实时掌握区域建筑业情况,支撑图管工程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目标。
2.建设数据资源中心,强化数据融合治理。数据资源中心是基于统一数据标准,以“一数一源一标准”为原则,建立各类数据汇聚、清洗、融合、关联的数据模型,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统一数据资源库”,汇聚存储建筑领域内外部的数据,构建统一数据底座。通过对数据的治理和数据仓库原始库层、治理库层、主题库层设计及建设,形成全局统一的数据仓库、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不断加强数据融合治理和互通共享,实现建筑领域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共享共用。
3.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数据管理平台集成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数据共享等功能,专门用于整合、管理和分析多方数据,以实现数据的业务化和商业化应用。平台通过对数据的采集、转换、加载和共享,实现对业务数据建模、分析、展示,便于了解、维护、管理建筑领域各项数据资产。通过建立各环节全过程管理的制度机制,形成数据统筹管理、整合归集、共享利用的高效运行体系。
4.建设业务协同平台,构建应用协同体系。围绕数字住建的核心应用体系和数据管控标准,打造“数字监管”专业应用基础服务管理平台,并基于统一的基础服务管理平台,对现有应用体系进行提升、改造、新建,逐步实现建筑业务应用数字化转型全覆盖,通过对各类业务应用的集成异构、整合融合,构建建筑业务应用全关联、数据关系全链联的业务协同体系。
平台主要实现三大核心功能。首先,构建信息化支撑体系,为“数字监管”各业务系统提供表单定制、流程定制、赋码管理、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服务、电子证照管理、消息服务、应用集成服务、移动互联服务,支撑现有应用体系进行提升、改造、新建,以及集成整合,形成专业应用基础服务支撑体系。其次,基于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集成各板块业务应用,形成数字监管“统一综合工作门户”,为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访问各个业务系统提供统一入口,实现各业务板块的单点登录、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系统联动,全面消除应用分散、多头登录、信息孤岛、系统割据等问题。
另外,基于数字住建、数字政务等上级平台的统一门户,集成整合建筑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等相关政务服务应用,形成建筑领域的“统一对外服务窗口”,满足市场主体对服务供给的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需求,提供事项办理、信息查询等服务,推动建筑部门面向社会公众业务的“一网通办”。
(二)深化应用,建设行业智慧化系统
1.建设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是数字化监管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区域建筑业转型的关键环节。系统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强化“互联网+监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监督管理。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工地现场的人员、机械、环境、物料等全要素数据,将形成的数据按照现场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质安监督机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各方的职责权限进行开放,统一在一个系统上进行操作,实时掌握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实现施工现场监管数据共享、流程贯通、业务联动,形成大质安数字协同体系,提高主管部门监管水平的同时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及工程质量。
2.建设实名制管理系统,强化施工现场人员管控。建筑工程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发的综合管理平台,旨在规范建筑工地劳务人员管理,保障劳动者权益,提升施工安全与质量,同时满足国家住建部门对建筑行业实名制管理的政策要求。系统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人员信息精准采集、动态监管和高效协同,为建筑企业、项目部及监管部门提供全流程管理支持。
3.建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服务系统,强化施工现场设备管控。系统主要是为加强工地现场设备管控,实现特种设备(塔吊、升降机)从备案登记、安装调试、日常使用、到报废处置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助力提升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效率,降低施工事故风险。同时,设备运营数据实时上传到监管端,有效加强主管部门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
4.建设质量检测监管系统,强化施工现场物料管控。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监管服务系统是基于国家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实际需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综合性监管服务平台。系统通过对样品从见证取样、送检、检测及报告上传监管平台进行全过程追踪,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监管部门对检测市场的动态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5.建设建筑信用管理系统,筑牢建筑市场监管屏障。建筑信用管理系统是为了加强建筑市场监管,支撑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系统建立工程建设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评分机制,通过自动采集、人工采集、企业申报等方式,采集企业和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的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利用诚信评价依据和评价模型,实现诚信的动态评价体系,并在系统实时公示,真正实现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为行业监管提供强力抓手,实现监管业务闭环。
(三)统筹集成,构建一体化数字监管体系
根据《“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共建、分级负责、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依托数据资源中心、业务协同平台的坚实底座。按照信息资源“一清单”、政务数据“一中心”、应用支撑“一平台”、行业监管“一门户”、政务服务“一窗口”的“五个一”总体要求,全面集成整合实名制管理、设备管控、工程质量检测、视频监控、混凝土监管、安措费管理、诚信管理等信息系统,推进建筑信息化领域的业务联动和系统互通,支撑建筑监管业务的协同与共治,提升数据共享统筹协调能力和共享效率,全面构建一体化数字监管体系,助力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一网统管”。
(四)聚焦数据开发利用,深挖数据要素价值
基于统一数字底座,以及各业务应用的建设,将实现建筑领域数据全面汇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为行业数据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社会服务管理等环节,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数据具有“全生命周期覆盖广、多源异构特征强、经济关联价值高”的独特属性。目前,全国各地正积极推进公共数据授权开发利用,贵州作为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及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颁布了《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贵州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等地方性法规,营造公平公正、合规合法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环境,同时也进一步规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保障。金建数据公司将基于数字监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企业数据资产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数据资产运营管理能力,打造“数据治理-资产化-场景化-生态化”四阶价值转化路径,推动建筑业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资本跃迁。同时聚焦住建领域关键数据,以国家政策为指引,联合行业优秀伙伴,深入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潜力,有序开展数据开发利用,稳步推进企业数字经济发展。
二、构建数字监管新模式,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选择,更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方案围绕“数字监管”顶层设计、整体布局,从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深化业务系统建设、统筹整合存量应用、深挖数据要素价值等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建筑监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可持续性,以数字化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数字监管新格局。通过一体化平台建设,以技术为驱动、数据为纽带,系统性破解建筑业“监管效能不足、要素协同薄弱、数据价值沉睡”等核心难点,在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下,也将进一步解决传统建筑业监管中存在的“数据孤岛、协同低效、风险难控”等痛点。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也将进一步探索政府类平台的建设新模式,为实现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